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湿地博物馆这场国学经典特展,带你读诗闻香识草木
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初冬时节赏芦花,人人都会想起《诗经》。今天起,中国湿地博物馆推出今年最后一场特展“草木有心——诗经湿地植物文化展”这场很美很国风的展览,以诗为媒,穿越千年探秘古今植物。

 

国学经典怎么读?

诗经



读《诗经》,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生僻字。展览从中庭回廊就作了铺垫,沿途40件植物的大幅挂画,几乎件件都有不认识的字,倒不用担心看不懂,博物馆在挂画上设置了“扫码解经”专题,包含读音、含义、题解等补充知识,微信扫码即可获取。文字和文物一样,是古今对话的一种方式,也是打开国学经典的钥匙。

 


认识了字,再来看看句。很多人不知道,《诗经》原本是有曲子的,但曲子早已经失传了,只保存下来歌词。最初这些歌谣是在民间传唱而流行的,表现的正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,就好像我们现在送花要看花语一样,那时候人们唱草木也有背后的含义,每种植物都包含着特别的意境。从这个角度去读《诗经》,会发现我们和古人的情感还是相通的。

 

 

古风展厅怎么看?

诗经



三楼专题展厅共分为《诗经》里的鸟兽草木概况、《诗经》草木之名的前世与今生、《诗经》草木的物质功用、《诗经》草木的文化应用四个单元,介绍了30种《诗经》里提及的湿地常见植物,展出动物标本、植物标本、中药材、器物、民俗用品及书画作品等130余件展品。

 


这个展厅详尽介绍了30种湿地常见植物,从《诗经》中的出处、植物名称的演变发展、植物科普等内容介绍它们生物学特性的同时,还着重展现与之相关的文学意象及民俗活动。同时辅以标本或古书手绘。



每个植物都有互动的翻一翻装置,把诗经里的植物和我们熟悉的文化对应起来,像猜谜一样有意思。草根文化代言人、中国的母亲花、生在大车前的救命草、远古时代的调味剂……它们是谁?去展厅里找答案吧。



展厅里还有一块专门的展区,能闻闻各种植物的气味,比较熟悉的有艾叶、莲花,还有时下流行的肉桂、肉豆蔻,茯苓、决明子等自带中药气味的植物也很有意思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闻香识草木。

 


以食为天、以药愈疾、以形为美和以礼相祭四个板块,对《诗经》植物在饮食、医药、器物、祭祀中的应用进行展示,不少植物在我们餐桌上、中药里都是常见的。展览的尾声则以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诗和宋词来呼应其源头《诗经》,重点展示其中描写湿地植物的篇目,同时辅以书画作品,图文结合,向人们展示源远流长的植物文化。如果细心看,还能发现画中有古代斗植物的游戏,分文斗和武斗。

 

自然意境怎么悟?

诗经



《诗经》产生于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带,在古代,这一地域的河流、湖泊广布。河流的多样性自然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。《诗经》中记录了众多河流湖泊和大量鸟兽草木,为我们再现一幅幅古代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。

 


这场展览,读《诗经》包含三个层次,第一层是了解字句,第二层是学习科普,第三层则是感悟自然。中国传统文化里,表达情感的方式都是含蓄的,在诗词中融入自然环境、自然现象,以景抒情,每个读者都能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与自然的联结,这正是天人合一的理念。

 


《诗经》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,它是文学的,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底,塑造了炎黄子孙独有的风雅精神;它又是博物的,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了自然万物,涵盖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。


展览信息


展览:草木有心——诗经湿地植物文化展

展期:2021年11月25日至2022年2月中旬

时间:每周二至周日9:00—16:30(16:00后停止入馆)

地址: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402号

费用:免费

预约:


 
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